1、综合题 (25分)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12分)
方法二: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10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3分)
参考答案:(1)每个观点及论据各2分
观点一:皇权至上。
例: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央的北端,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
观点二:以儒治国
例:最高学府国子监以儒学为主,为选拔官员创造了人才条件。
例:建立孔庙,开创了普建孔庙的风尚。
例:皇宫、市坊等布局,遵循了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分明、严格有序的礼乐原则。
观点三:兼容并蓄
例:西市里有大量的外商开办的店铺,体现了对外来商业文化的包容。
例:各种宗教的场所在城中并存,体现了对各种宗教的包容。
(2)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答出5点即可得10分)
①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2分)
②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2分)
③日本并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2分)
④只提“交战四年”无视侵略中国的事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2分)
⑤只提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回避日本对别国的侵略暴行。(2分)
⑥对日本国民宣称“终战”,拒不承认侵略战争失败而投降的事实。(2分)
批驳(史实准确,说理充分,观点正确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1)这是个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针对长安城地图中的图文信息,得出有关唐朝文明特点的结论或者观点,同时要有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如:根据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央的信息可以得出当时皇权至上的结论;根据最高学府国子监以儒学为主,可以得出当时以儒治国的特征;根据各种宗教的场所在城中并存等信息可以得出兼收并蓄的特征;等等。每个观点及论据各2分,所以需要写到三个结论财富和要求。
(2)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这一题也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与所学日本侵华的史实进行比对,得出相关不符合史实的地方,需要找出五点可得满分。同时还需要就自己所找到的几处违背史实的地方,任意选择一处进行批驳,批驳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中的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才可以,即史实准确,说理充分,观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唐代儒学的地位和外来宗教;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日军的投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贵族集体统治
B.全体国民投票表决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全体国民轮流执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是指“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每个公民可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