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六)
2018-10-01 07:49:2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历史剧《回到希腊》叙述了古希腊的社会历史,该剧不会出现的场景是 A.法庭接受公民投诉 B.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C.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 D.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 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对策百余人、贤良文学之士”指的都是儒生,材料的主旨是反映汉武帝任用儒生、重用儒生,让儒生来参政议政,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稳定统治的目的,其他的三个选项是不能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的,另外,“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本身就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三: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全球通史> 材料四
 (1)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当时的皇帝欲下令治理黄河,试简要说明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设立有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三反应的是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4)根据材料四中的地图回答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5分)
参考答案: (1)三省六部制;(2分)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黄河治理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治理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2)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2分) 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跪授笔录,上传下达)(2分)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 (3)郡县制;(2分)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分) (4)行省制度,(2分)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3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分析与掌握。根据材料一的图示可知,应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故其程序是“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黄河治理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治理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的分析与理解。解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联系所学回答其职能。结合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回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郡县制度的分析与认识。分析时注意结合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由此可知应是古代的郡县制。对于特点也要注意结合材料“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及所学归纳总结。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元代行省制度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分析历史地图,抓住图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判断其制度,如名称“元朝疆域”、“中书省”、“宣政院辖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明代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所以清代不可能再有丞相了。所以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该材料体现的是
A.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C.通过血缘关系增强地方势力
D.实行推恩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所描述的的“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的政治现象正是由于实行推恩令所造成的,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才实行的,它的特点就是其他诸子只能是候国,所以才出现“而子弟皆侯矣”的现象,只有嫡长子才是王国,这样王国不断的削弱,不断的分化变小,王国问题才得以解决。另外,材料不是反映废除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仍然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仍然是王国,不过力量小多了,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