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宋统治者为缓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是()
A.抑制兼并
B.募兵、养兵
C.减轻徭役
D.整顿吏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统治者用募兵、养兵的方法缓和农民的反抗。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建设常成为富国强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⑴?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这些规定的实行使秦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规定对当时社会制度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材料三?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2)材料一反映北宋初年面临着什么问题?后来王安石在变法中又采取哪些对策?(3分)
(3)材料三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分析其对埃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5分)
参考答案:⑴变化:英勇杀敌的军功地主大量涌现,并成为秦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在地主等级中位居首位;宗室贵族的地位下降,在地主等级中排在了第二位。(2分)
影响: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贵族世袭制被打破,社会激励机制开始由凭血缘封赏向论功行赏转变,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确立。(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分)
(2)问题:北宋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浩大,造成“冗兵”问题。(1分)对策:首先采取“省兵”措施,精简军队;其次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2分)
(3)“灭弄权之骁骑”:加强中央集权,压制马木路克(分裂)势力;“招土通商”: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3分)作用:结束混乱状态,确立中央集权,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军事实力,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在较长时间里,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病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所说的农民疾苦是什么?(2分)为解决农民的疾苦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3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朱熹分析的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问题:北宋中期财政严重。(2分)
原因: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加了军费;增设官吏,增加了官俸;要给辽和西夏“岁币”;统治者奢侈腐化。(答出3点即可得3分)
(2)疾苦:徭役繁重;土地兼并。(2分)
措施:免(募)役法;青苗法。(2分)
影响: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贷者的盘剥或特权。(回答出3点即可得3分)
(3)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造成社会动荡。(回答出4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财政困难)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回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病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回答后一问要联系所学的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后果、民族政策等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时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及变法中王安石的解决办法。分析材料“……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可知“疾苦”的含义 。结合变法中的“富国之法”的相关内容回答措施。联系措施的具体内容分析解答影响。
(3)本题是借朱熹之口,考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分析材料“朱熹尝论安石‘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可知原因有:侧重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个性缺陷。再联系所学“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一项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是要把握“利益触动最大”,要联系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