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这一制度
①是中央政府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
②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
④是两宋时期出现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重要原因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
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完善科举制④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⑤减轻刑罚
[?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判断题 古代中国帝王对待儒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注:指儒家六经之学)从此缺矣。陈之王也(注:陈胜称王),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二 太宗初践祚,即於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幸曲阜,诣先师庙,行三跪九拜之礼。
――蒋良骐《东华录》十三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秦始皇与唐太宗、康熙对待儒学的态度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其统治各自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观点认为康熙帝对汉族尊奉的孔子像行拜跪之礼,是为了“消除满汉之间的界限”,你是怎么看待这一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下图所示石碑是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的。石碑文字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古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得到太宗许可的故事,并记载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这一石碑的留存,证明了唐太宗的哪一政策?

[? ]
A.休养生息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民族团结政策
D.仁义为本原则
5、判断题 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和开发,首先考虑的问题大多是
[? ]
A.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B.屯田垦荒,发展经济
C.推行和亲政策
D.设置机构,进行管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