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做亚非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或威胁任何国家,只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对世界有威胁的国家
B.中国已经、并将永远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C.中国与亚非国家没有利益的分歧
D.中国的发展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国家间的和平相处并不是代表之间没有利益分歧,所以不正确的是C项,BD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福建省福州市、焚毒”,可判断林则徐,因为林则徐出生在此,领导了虎门销烟。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贵族集体统治
B.全体国民投票表决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全体国民轮流执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是指“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每个公民可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阶级矛盾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A项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B项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C项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务,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因此正确答案为D。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创造地提出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B.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能体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的是指“联俄”,体现“唤起民众”的是“联共”“扶助农工”。 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内容,故选C。A项主张反满革命;B项主张创立民国;D项主张反封反军阀,进行北伐战争。ABD项并未体现出孙中山的联共唤起民众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