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李进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查阅资料做了如下笔记(见下表)。通过对该笔记的分析,他对申新公司和民族工业得出了一些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申新纺织公司的变迁:民国4年,从英国进口36台纱机,采用股份公司形式的“上海申新纺织厂”(即申新一厂)开工。民国8年利润达到100万元。 民国10年在上海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三新财团”),构成荣家资本集团。三新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据民国21年统计,申新纺织公司共有9家厂,占全国民族资本(东北除外)纺锭、布机总数的19.9%和28.1%。 抗日战争期间,除汉口分厂内迁重庆、宝鸡外,余均被日军侵占。 抗战胜利后,申新原有各厂规模均未恢复至战前水平。 1951~1955年,各地申新纱厂相继实现公私合营。
|
A.公司创办时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B.公司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C.公私合营后公司的性质发生巨变
D.国际因素对民族工业发展影响较大
2、判断题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3、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瓦的领域尤其不能如此。
——某国际组织总干事雷那托·鲁杰罗
(1)图中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诞生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5、判断题 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的标志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D.建立欧洲联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