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小农经济解体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不是在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故A项错误。C项与A项内容意思相近,所以也不正确。D项是错误项,并且与材料内容无关。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 上述材料表明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考察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从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古代商业的进步·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对此理解错误的有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乾隆时期开始设立广州十三行
③十三行是政府设立并经营的对外贸易机构
④十三行成为清政府海关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由材料可知,广州十三行的设置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开放,故①③两项正确。广州十三行是在1686年设立,而且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②错误的。材料“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体现了④是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宋代商品贸易已经不再局限于市之内,而是走进了大街小巷,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夜市,说明了当时杭州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品经济异常活跃,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工商业·南宋商业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