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一费孝通
材料二?“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一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一《新华网》
材料四?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胡锦涛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一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一一《半月谈》2008年第15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下大同”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理想追求?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哪一革命纲领相似?
(2)材料二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试分析这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意义。
(3)材料四中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应该是他参加哪次会议的50周年庆祝活动?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4)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参考答案:39.
(1)儒家。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
(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反对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套政治蓝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万隆会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等。
(4)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凿。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和谐”的主要内涵和古今中外的一些和谐思想。第一、二、三问结合所学知识都可以回答。第四问内涵相对广泛,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和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名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句美国版“上海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的开创性地位,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中美开始正式建交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浦东特区的积极开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排除ABD项。建国以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外交环境的改变,形成了数次的建交高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统计,我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此外,非洲已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我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中非关系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 )
A.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多边外交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重视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非洲国家普遍为发展中国家,中非关系的发展即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往来的加强,故选择A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国际组织,故B项不正确;霸权主义指大国凌驾于小国,中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故C项不正确;非洲并非中国周边,故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