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包括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④物资缺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判断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 ]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干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农业互助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作出这些决策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8分)
(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3分)?
(3)在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程中,三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4、判断题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 入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消费水平
| 农 村
| 8.9%
|
城 镇
| 4.5%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5、判断题 2006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