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晚开放为商埠的是
A.南京
B.厦门
C.天津
D.杭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把握不平等条约所开放通商口岸。A是在《天津条约》;B是《南京条约》;C是《天津条约》;D是《马关条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
①分到了田地 ②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
③摆脱了封建剥削与债务 ④摆脱了政治压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作用的理解能力。②项“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不正确,农民分到的是地主的牲畜、房屋、土地,而现金、金银器等交公,因此A、C、D三项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以及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A项正确;BCD项不符题意。
考点:中共一大的召开
点评:解答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董必武的身份;二是会议会的地点——南湖泛舟;三是时间信息:1961年,四十年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资政新篇》提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悲壮的防御战已经开始。
(2)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性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资政新篇》则因为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所以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下列不属于这种表现的是
A.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B.清朝统治者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和工具
C.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D.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是指:政治上,清政府虽然照旧进行统治,但已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主权已不完整。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故A、B、D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表现。太平天国运动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的结果,列强侵略只是起了促进的作用,而非根源,因此这场运动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表现。故选C项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要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