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见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于是“三民主义”就成了《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表明了排满思想。故选B。ACD三项在图片所说的民族主义内涵中无法体现。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分析下图的内容,后来对我国民族工业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五口通商
D.关税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图。图片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列强通过协定关税这一特权,将中国的关税压到最低水平,这有利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对后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句颂扬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而ABCD项分别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又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故D项正确。
考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点评:每个时代的口号都是当时代特征等各方面的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各项关于百团大战影响的评论,正确的是
A.使抗日战争进入敌我相持阶段
B.减轻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压力
C.八路军开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有力地回击了日寇的“三光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百团大战是1940年下半年,故A、C项表述的时间不对,D项的“三光政策”是在百团大战之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