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之一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唐璜》   
D.《十日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俄国”可排除ACD,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因为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矛盾,而且是一些及其复杂和矛盾的条件对无论一般的政治教育领域方面,或专门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社会印象、历史传统的反映,这些东西曾经决定了改革后和革命前这一时期俄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心理”。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需要学生能再现所学知识。还可以考查巴尔扎克等作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爱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他
[? ]
A.与文学革命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憧憬
C.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特点是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因此B说法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十日谈》
材料2: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3: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空窗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这交易划得来……”
——欧也妮·葛朗台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主张?这反映了什么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2材料3作品的风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请结合材料2、3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时代精神:人文精神。
(2)材料2:浪漫主义;材料3:现实主义。
(3)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对现实不满,导致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恩格斯曾经高度赞扬一部作品:“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 
[?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红与黑》 
D.《约翰·克利斯朵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