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元朝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即宣政院,所以答案选C。理藩院是清朝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A;B是中央机构;D是地方管理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8分)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4分)依材料指出两者这之间的关系。(3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2分)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3分)结果怎样?(2分)
(4)材料四中唐朝的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6分)三省制起了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1)分封制、宗法制(4分)互为表里(3分)
(2)郡县制(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或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2分)
(3)削弱封国势力、(3分)加强了中央集权或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2分)
(4)决策、审议、执行(6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6 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两种制度为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
(2)材料所述秦统一以后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制,依据材料“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可知郡县制的推行便于统治者控制四海,六合,即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存制,导致诸侯叛乱,王国问题产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文帝、景帝、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使得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与一般地主无异,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4)结合所学知识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相互制约,相互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加强了皇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A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B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C项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
考点: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不难判断出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共同点是三者都打破了世袭特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基础,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三者的共同点,即梭伦改革属于奴隶社会的改革不会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同时也未彻底解决社会矛盾。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现代科学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