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微子启;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受封可能性较大因为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太公吕尚;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受封可能性小。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分封的对象
点评:分封制常考的知识点:⑴对象:同姓亲族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⑵义务: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核心是分封土地和人民)⑶效果:一是周朝扩大了统治区域;二是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三是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7分)自主探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 city - 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形态的城邦。中国春秋以前的诸侯国也可以视为一种城邦形态。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这就是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
比较中国古代城邦和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完成表4。(8分)
表4
| 春秋以前的中国
| 古代希腊的雅典
|
主权的归属
| 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 ①
|
官员的产生
| ②
| 选举和抽签
|
土地所有权
| ③
| 公民的私有土地
|
工商业状况
| 官府控制,规模小
| ④
|
[探究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摘自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宋代《宣和画谱》称赞顾恺之“天才杰出,独立无偶,妙造精微”。顾恺之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A.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
B.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
C.骨气奇伟,规模宏远
D.善画塔庙,超越群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郡县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家谱(又称族谱、祖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研究家谱可以佐证宗法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了该构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