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所作出的最重大决策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吸收文革的错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经济放在首位,这是最主要的,其他选项内容不是最重要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批判地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不包括
A.德意志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欧洲启蒙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洲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故选D。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使资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暴露。
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失败的结果表明他们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工人运动中总结经验。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强调理想,追求自由的西方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浪漫主义文学家在对启蒙思想家所描述的“理想王国”感到失望的同时,力图探寻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 世纪初期
B.18 世纪中期
C.19 世纪中期
D.20 世纪初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说明了“两个学说”是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结合所学可知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 世纪中期,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史实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生物进化论
点评: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程,到达尔文时期最终形成,但高考对其的考查一般侧重于其影响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同时也应该关注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那就是不能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到社会领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