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首四川歌谣唱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娃娃;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养得扁担样。”对该歌谣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A.对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B.引发“文化大革命”,造成严重后果
C.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D.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坚决贯彻
2、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A.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判断题 (13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人物
| 著作
| 核心词
|
孟德斯鸠
| 《论法的精神)
| “三权分立”
|
伏尔泰
| 《哲学通信》
| “自由”“平等”
|
卢梭
| 《社会契约论》
|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
康德
| 《纯粹理性的批判》
| “人非工具”
|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3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同性。(2分)并谈谈他们思想的政治意义。(2分)
4、判断题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5、判断题 “康熙在国内和对外的斗争都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有声有色和值得珍视的篇页……。但康熙……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原因何在?关键不在个人的意志和才能,而在社会条件。”这段评价
①充分肯定了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贡献
②尖锐指出康熙开创的“康乾盛世”只是“落日的辉煌”
③明确指出了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④巧妙证明了“时势造英雄”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