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怎样发展生产力
C.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判断题 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唐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的大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使长安成为各种文化展示的舞台,呈现出一派“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这是某同学学习的过程: ?
观察图1,获取相关信息:“长安城布局左右对称,呈棋盘形状”;形成认识:体现了当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高超技术。?

(1)请阅读上述材料、依照学习范例,写出你获得的信息和认识。?
信息一:?(请勿在此处答题)? ?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请勿在此处答题)? ?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得益于运河和蒸汽机驱动的棉纺厂。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1802年发展到52家,到1830年达到99家。1776年,曾将60年代开工兴建的第一条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

①19世纪40年代英租界

②19世纪60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③20世纪90年代浦东
(3)依据上图①,指出与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上图②带给当时经济领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图③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浦东发展的国内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4年,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访谈录摘要:
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
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退,农民怨声载道。
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
亲历者: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胡闹!”
记者: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亲历者:“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社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粮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鲁中晨报》2004年8月
材料二 左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
农民秘密开会,决定分田单干,并写了保证书,签字画押。保证书
主要内容是:他们保证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公粮和统购粮;若队干部
因包产到户坐牢,他们保证把队干部的孩子养到18岁。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
年份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还贷款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19户 110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
|
1979年
| 20户 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800元
| 30000元
|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使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中共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