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了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政务繁忙,内阁逐渐形成,A项正确。B项是在清朝雍正时期设立,C项不是中央官制,D项早已废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中提到:“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公制确立于秦汉,三省制建立于隋唐,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年间,根据时间即可排除A、B、D 三项。清代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符合题意,答案为C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其权力来源于皇帝,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除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创设于清朝雍正帝统治时期
B.行政开放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C.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D.便利了皇帝进一步集中军政大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军机处是雍正帝时期设置的中央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主要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因此ACD三项均正确。军机处的设置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行政权力进一步的集中而不是开放。故选B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是雍正帝时设立的,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与此相关的常考的知识点有明代的内阁制度、废丞相等相关的内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秦朝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今天”判断时间应该为清朝;从“情况却正好相反”判断应该指专制主义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度,但后来政务太多,实在管理不来,所以设立殿阁大学士,以资顾问,但大学士没有决策权,后来明成祖朱棣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内阁大臣可以帮助皇帝处理一些奏章,但只是为皇帝提出意见而已,最后决策权依然掌握在皇帝手里,反映了君主专职的加强,所以选D项。内阁制度是中央官制,A项错误;B、C两项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明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内阁制
点评:此考点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度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