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②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③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新情景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所述可知一百年前即1908年,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当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均可能享受到①③④,而②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一主张
A.适应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英国工业革命这一大背景分析,即可排除B,而思想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即可排除C、D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的著名的厂矿企业有
①发昌机器厂
②裕晋纱厂
③继昌缫丝厂
④苏纶纱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因素
A.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的呼声和行动
C.列强对华贷款援助
D.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这一时期约指
A.19世纪中期的30年
B.19世纪最后的30年
C.20世纪最初的30年
D.20世纪最后的30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再结合所学,即可判断出是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拓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