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8年押题版)(三)
2、选择题 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 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 ) |
3、综合题 (36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 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4、选择题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5、综合题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5分)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