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B.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C.这与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观察图表可以发现: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这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A、C正确;世贸组织成员国数量增多,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且图表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特别是内容限制是吸收外来文化。《春秋繁露》 主要吸收阴阳、道家、法家思想形成,都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与外来文化无关;《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依据的著作,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因此ACD与题意不符,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分)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4分)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2分)此事有何重大意义?(4分)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参考答案:(1)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活动:参加日内瓦会议(2分)万隆会议。(2分);(2)原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重大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分);重大成就:中美关系缓和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分)
本题解析:(1) 从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强弱,不论其制度,可以和平共处。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等描述,应该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小问可依 据史实回答,如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等。(2)此问主要联系教材所学,其大笑的原因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回答意义可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等方面考虑。第二年即1972年取得的成就包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点评:此题以现代中国的外交为核心,考查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等,既有史实的考查,也包括分析概况等能力方面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请回答: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6分)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创办人、企业)。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7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
特点:地域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行业上主要分布在轻工业。(4分)
(2)两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2分)
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客观条件;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5分)
(3)主要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小问从地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近代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
(2)联系所学史实,举出1895~1913年间创办的两家民族企业(包括企业名称和创办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发展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清政府的政策调整等方面分析回答。
(3)材料三反映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其他方面的因素还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近代中国政局动荡、政府政策等等。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