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老师为学生归纳康熙继位面临的形势时,不应列出
A.鏊拜专横跋扈,结党聚敛
B.沙俄侵入黑龙江地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坚持抗清
D.三藩叛乱祸及中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三藩叛乱发生在康熙帝时期,平定叛乱是康熙帝维护统一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是其即位的背景。故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他”指的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朝心学家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穷理”是舍本逐末的外求方法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提出 一个简单易行、直指本心的方便法门 ,即“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这就是说 ,“格物”是在心上用功 ,不假外求 ,在“格 物”的基础上“致知” ,就是对“良知”的体认 ,也就是恢复到本然状态。在王阳明看来 ,心外无 物 ,心外无理 ,心即是理 ,穷理不需求诸外物 ,只需求诸本心良知。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具体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人性
D.儒家道德规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理解能力。“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的核心观点,而理学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的,是新儒学,故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B.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难以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B项错误,故选B。民族工业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的发展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方面做出了贡献。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因此ACD均正确。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事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篇名为《‘嫦娥二号’探月意义: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准备》的文章指出:“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据此可知,“嫦娥二号”探月意义不包括( )
A.增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能力
B.有利于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C.表明我国太空探索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
D.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可知A项解读正确。根据“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知B项解读正确。根据“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可知D项解读正确。C项不是其意义,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