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初英国曾参与反法同盟;20世纪初却又同法国结盟。这说明
A.英国外交政策反复无常
B.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
C.英法两国有共同的利益
D.英国对法国实行双重标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异常强大,英国参与反法同盟.打击法国。20世纪初,德国强大起来,英法结盟打击德国。看起来其外交政策多变,其实其出发点没有变,那就是在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于控制欧洲大陆,确保其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4年一战爆发,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的大好机会,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改变策略。在一战期间,共有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提供的援助弥足珍贵。”1918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中国人轻视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
请回答:
(1)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一战中华工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方式:“以工代兵”或“劳工参战”。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英法在战争中人员死伤惨重,兵力、劳力短缺。
(2)作用:为一战中协约国方面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萨拉热窝事件后,尽管塞尔维亚满足了奥匈帝国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但奥匈帝国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这说明
A.奥匈帝国难解心头之恨
B.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无法调和
C.奥匈帝国以强凌弱、欺人太甚
D.德奥集团发动世界大战的要求十分迫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英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1911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
(3)材料三中英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其目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4分)
(2)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此时德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所以扩张野心增强。(10分)
(3)由反对法国转向支持法国。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勾结法国反对扩张野心越来越大的德国。(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材料“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很容易归纳出答案“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
(2)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力量的变化及对外政策的变化。分析解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对于第二小问,要结合时间“1866年”时德国的情况:处于分裂状态,实力弱小。所以地位“卑微”。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英法分别下降到第三与第四。力量的变化与殖民地数量成倒挂现象,引起新的矛盾与争夺。为维护或获取更多利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上述三则材料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然后结合所学归纳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