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 对流亡的波兰政府来说,德国人的消息既出乎意料,又多少在意料之中。他们多次请苏联政府查找著名军官的下落,但一直没有得到答复;在苏联宣布释放几乎全部战俘后,这些人仍无音信。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足以使其对这些军官的命运做出最坏的推测了。
——吴伟《卡廷惨案:真相已经大白》《东方早报》2010年5月9日
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波兰政府对德国人的消息“出乎意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波兰军人被盟国苏联所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仍然是大国强权的政治格局。B项是无关项。C项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合,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还存在着。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有人就一些国家的行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政策”是指( )
A.孤立主义政策
B.均势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绥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可知“两个小孩”是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指的是波兰,由此反映的是二战前英法两国为了求得自身安全和“祸水东引‘,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满足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欲望,这种做法被称为 “靖政策”。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第四点说:“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
分职业如何,凡是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该材料体现了(?)
A.爱国主义倾向
B.复仇主义倾向
C.种族主义倾向
D.沙文主义倾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
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
其他的团体。材料主要反映了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公民。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以下是德国外交官访问法国巴黎后向希特勒报告的备忘录)关于德国的需要问题,我向他(指法国总理)说了和向财政部长(指法国财长博内)说过的同样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和博内选择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一一自然永远要以得知德国在中欧的最后目标为条件。无论如何,他也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其在奥地利的势力。
材料二?(按:以下是德国驻英大使对法外交部的报告)我今天拜会艾登(时任英外交大臣)……他就个别问题做了如下的声明:……他告诉了法国,对奥地利问题,意大利比英国关心得多。而且英国人民也已认识到: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但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去求得解决。
——以上两段材料均摘自《德国外交政策文件》
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官向希特勒报告说法国的总理和财政部长对当时中欧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它给后来法国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英、法、意正在做什么?德、意、奥间更紧密的联系预示了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迎合德国在中欧的要求。(2分)慑于德国法西斯的淫威,法国实施绥靖政策。(2分)二战开战后,法国沦为德国的阶下囚。(2分)
(2)正在满足德国希特勒的胃口,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2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即将爆发。(2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法国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他也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其在奥地利的势力”。可见法国迎合德国在中欧的要求,对德国实施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并最终也使自己成为了受害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英、法、意正在满足德国希特勒的胃口,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德、意、奥间更紧密的联系预示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