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然后给它们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①中途岛海战时美国航母被击沉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情景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诺曼底登陆的情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2、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对话的主题是
A.和平、合作、发展
B.和平、改革、发展
C.统一、合作、交流
D.统一、合作、互利
3、判断题 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
?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
?
4、选择题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B.军国主义盛行
C.崇尚和平
D.强权政治
5、判断题 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