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a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敌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农重战抑商。赏罚分明、依法治国。
(2)重农重战抑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依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解决: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影响:确立封建生产关系,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国实力壮大和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决;实行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3)农奴制改革:解决: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影响: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量的赎金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但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农民得至土地小而贫瘠,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
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的发展
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理解、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抓住商鞅变法代表谁的利益,该措施不会适应奴隶主阶级,也不会鼓励工商业发展、适应商人阶层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
C.反映了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
D.体现了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