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 )
①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培育杂交水稻
④取消了票证制度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判断题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3、判断题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判断题 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 ]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5、判断题 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下边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 ]
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53——1956年过渡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