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A.多极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单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A不对,多极化趋势主要是指世界政治格局;C不对,世界贸易组织属于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代表区域集团化趋势;D不对,当今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非单极化趋势。
点评:经济全球化趋势含义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他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志隅·自序》。“他”还主张
A.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B.历史学家“三长”说
C.治史当“有资于治道”
D.进行一场“史界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符合图片信息时间,故A正确;“两弹一星”成果取得时间是20世纪60-70年代,故B错误;“文革”期间“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科技成果取得,故C项错误;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取得的成果,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A项中“赢得了广泛的盟友”过于绝对B中苏关系破裂是60年代初C正确D材料中不是谈论的“一边倒”战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杨奎松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一外交政策不再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不同,开始较多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走向务实;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选A。B项是在1955年,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