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位名人曾放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
A.这是“大跃进”时的口号
B.这是类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
C.利用航天技术才能够实现
D.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
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
B.美苏争霸的结果
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的战略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两大阵营对峙和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都是在50年代中期出现的,朝鲜分裂是在雅尔塔体系之下美苏重新划分的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09年广东历史)(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 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妈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美德”,即知德合一;善是人内在灵魂。
——苏格拉底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其思想有何共同点?(8分)
(2)材料三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6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4)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但产生的影响却相去甚远,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差异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核心:孔子:仁(2分)?苏:“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德合一(2分)
共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2分)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分)
(2)核心:三权分立/制约平衡;(2分)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2分)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2分)
(3)表现: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2分)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2)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2分)
(4)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3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1分)
西方: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3分)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比较短小的材料,信息确是比较的丰富,从材料“仁者,爱人。”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仁;从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美德””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二者都关注人,关注人类社会,具有早期人文主义的色彩。(2)从材料“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以看出材料三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很明显的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根据教材的基础知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经世致用”。结合材料三“...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振兴商业...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即可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4)此题主要是从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分析近代中西方新思潮影响差异巨大的原因要从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西方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思想上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