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关系。《九国公约》等条约让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地步。此时,英日同盟条约已经终止,英美等国反对日本独霸中国,损害其在华利益,故想通过《九国公约》等条约限制日本扩张的步伐。D答案与史实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的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决定国际关系变化因素的分析能力。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即彼此的实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列强实力的反映,之所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在这一时期内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后来德、日实力发生了变化,这一体系就崩溃了。同时,B、C选项错误,正确的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出席了
巴黎和会,在和会上可能看到与中国五四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日本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
C.北洋政府没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D.日本出兵占领山东的租借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及透过条约内容分析其性质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从领土、军事、殖民地和经济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其中殖民地问题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一战后构建的凡尔赛体系,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宰地位?
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③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④国联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英法在欧洲的主宰地位在一战之前就确立了,所以①不符合史实,排除掉含有①的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