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原因是?
A.洋务企业产生的利润的刺激
B.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C.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
D.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中国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赔偿军费二亿两,赎辽费三千两,这造成了清政府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问题,因此调整了民族工业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7年的制宪会议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战,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与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材料二: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面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了。? ——赵晓兰著《美国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够突破传统体制开创民主政治新模式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既强化中央集权,又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确立起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原则;?过于强调权力的集中,未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基本权利。(9分)
(2)原因:没有漫长的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北美人民大多为移民,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6分)
本题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需要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有所了解。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联邦制原则,确立了联邦政府的主权,同时又赋予各州拥有一定的权力,实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原则。美国的宪法为充分体现人民的权利。(2)解答此题需要分析美国的国情和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美国的历史传统有关,美国没有专制的历史,美国的民众大多具有民主意识,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反对欧洲的压迫而迁居美洲,同时美国民主制的建立和启蒙运动与美国的政治精英的个人品质和努力密不可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抵御外来侵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仍起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个法西斯强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英法美是既得利益者,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正是他们的绥靖使法西斯势力日趋嚣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