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七)
2、选择题 徐光启被称为开明士大夫的主要原因是( ) |
3、选择题 中医以完整的体系独立于世几千年,其中奠基之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4、综合题 (26分)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 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证实材料五的观点。(10分)
5、选择题 围绕“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利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雅尔塔体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