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八)
2018-10-13 06:46:3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图是公元前三世纪末期的中国局势图,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赌徒试图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时间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换算成年代为公元前200年左右,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战国末年,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再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是③,①燕国,②赵国,④楚国,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两汉时的刺史与秦朝的什么官职权相近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两汉时的刺史负责监察地方,享有监察权,而秦朝的御史大夫也兼有监察百官的权力,也享有监察权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示一、二、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名称。(3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1分)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2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3分) (2)秦始皇,推行郡县制。(2分)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任1点得1分) (3)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示关键信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并作出准确判断和概括的能力。不难判断出,三个图示均是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相关内容,从属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根本制度。不难概括出三个图示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分别是,图示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示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示三:元朝的行省制。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上”即秦始皇,他首创皇帝称号,称”始皇”。鉴于周朝分封制的弊端,他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带来了积极意义,体现在:?由于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克服了分封制的诸多弊端,从而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而有效的控制;?取消诸侯国等的世袭特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等。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关键信息“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材料三、材料四关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体现在:A.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B.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了顶峰。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不难归纳、概括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围绕两对矛盾展开:?皇权(君权)在不断加强,相权在不断削弱;?中央权力在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在不断削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初废除丞相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据《资治通鉴》卷192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对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