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绢帛质量最高”“丝织物品类繁多”等信息反映了唐朝前期的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再结合材料中“宋州”、“亳州”、“江南东道”、“河北道”等地名,可得出唐朝的行政区划有州、道等,故D项正确;A项中“政治中心”无法得出,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条件、开发早晚、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都是我国古代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社会经济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际上反映了
A.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
C.周王室和诸侯王之间的斗争
D.奴隶平民与奴隶主的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所反映的耕作方式中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1分)
(2)材料二的白居易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1分)有哪些基本特点?(3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谁是这一政策的首倡者?(1分)
(4)你怎样评价材料三所体现的政策?(2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1分)
(2)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分)
(3)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2分)。首倡:秦国商鞅(1分)
(4)评价: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分)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违背了历史潮流。(1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但必须答出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孙中山》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