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14分)

?
图17?孔子讲学图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1)根据图17和文字材料并所学,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2)在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推动下,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5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5分)
历史时期
| 发展教育的措施
| 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
|
过渡时期
| 扫盲运动。
| ?
|
全面建设时期
| ?
| 密切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
| 使科学和教育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手段。
|
?
| 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得到法律保障。
|
“希望工程”
| ?
2、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标志着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成熟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3、判断题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毛泽东反对在工业战线搞群众运动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指出:民主政治选举第一……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是等于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指出:边区各级选举,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选举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者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6分) (3)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发布这两个文件的背景和意义。(4分)
5、判断题 右图是一幅绘于1958年的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是(?)
 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 C.说明当时党内“左”倾错误发展 D.说明当时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