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C.威尼斯
D.巴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基础知识,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速度惊人
C.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当时经济发展全面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题干时间“1958年”结合图片内容即可知道是讽刺“大跃进”。故选C。A项明显错误,当时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困难;B项错误,经济建设速度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项明显错误,当时处在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
考点:大跃进
点评: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此外,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使用木、骨、石器生产,不得不在生产中大规模集体协作,即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个体农耕成为了可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此外,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所以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故选B。A项合作社并不是全部公有,吃公共食堂;C项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
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点 评:解题时注意分析是如何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的。由于兴办了“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妇女出来,而这些指令性的东西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党在十年探索中所犯错误的两个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从下列文字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