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宗教改革中,英王将没收来的天主教修道院的一部分地产在市场上出售,结果都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
①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②英国王权的加强需要资产阶级的支持
③腐败的教会已成为欧洲社会发展障碍?④西欧各国国王都支持本国的宗教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③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与题中现象无关;④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史学家认为,“康乾盛世”固然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西方传统史学家则称这段时期为“Lose High Qing”,即清朝伪鼎盛时期。以下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康乾时期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与增长
B.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康乾时期的“盛世”是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A项错误;中国经济总量总体增长,在世界上并不处于落后地位,C项错误;但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B项错误。故选D。
考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昙花一现。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两汉之际,地处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是
A.汉——身毒
B.汉——安息
C.汉——大食
D.汉——大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丝绸之路的识记知识。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国家是汉与大秦。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文化大革命”前期抵制“左”倾错误的重大事件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抗争”
C.“批林批孔”
D.“四五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题干要求首先可以排除AC,这不是抵制“左”倾错误的表现,其次D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文革前期”。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朝掌握军权的是太尉,汉朝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唐朝的节度使是掌握地方大权,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的一对主要矛盾,不同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在试图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威,削弱相权的。西汉时: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朝时: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分工不同,但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最终权力集中到皇帝那里,从而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宋朝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明朝时: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解决了中国两千多年君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