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l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措施: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2)措施: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改革学制,实行义务教育;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作用: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了国家富强,摆脱了民族危机。
本题解析:第(2)题要充分利用材料提供图片所提示的答题范围,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概括,作用要抓住题干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
A.木户孝允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伊藤博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这三人又被称为「维新三杰」。因此D不包括在内。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都是在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B项正确;A、C、D是“参加现代化行列”的表现,不是“前提”,均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
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封建政权是
A.隋
B.唐
C.元
D.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隋、唐、元三朝都是先统治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然后统一南方,而明朝则是由长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然后推翻旧政权元朝,建立了明朝。
本题难度:一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