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2: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
(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参考答案:(1)苏联和美国。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
(2)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
(3)国家利益。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何为雅尔塔体系?试结合史实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叫雅尔塔体系。
(2)相同点:①都是在原有的世界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
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上,比如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本题解析:此题以20世纪两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体系为切入点,比较说明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此题跨度大,概括能力要求高。学生除了熟悉两个体系的基本史实外,还要对国际关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比较的角度,从两个体系成立的背景、影响、作用、特点、存在的矛盾等方面着手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把反对种族歧视作为重要内容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洛迦诺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商讨反法西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内容主要是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洛迦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欧洲安全问题。这些与反对种族歧视没有关系。万隆会议是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召开的联合反帝、反殖的会议。反殖民主义必然反对种族歧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总统的信中这样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说明
[? ]
A.苏联惧怕美国,主动向美国表示友好
B.美苏关系向友好合作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争端问题上两国共同协商解决
C.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结局,也说明了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D.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两国建立了友好互信的合作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