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6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这主要表明官僚资本
A.兼并民族工业
B.实行强权政治
C.剥削民族工业
D.压制民族工业
2、判断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年建成了从唐山的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四: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路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有良好的回报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六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中国商人要修建这条铁路?(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他未能将方案付诸实施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06年,孙中山当年的高原铁路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你知道这一步是什么?(2分)?
3、判断题 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与其权力相似(?)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陪审法院
D.五百人会议
4、判断题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标志着?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
C.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D.囊括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系建立
5、判断题 (22分)
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