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属于1927年中国社会演变特征的是(? )
①国民革命运动由胜利到失败
②中共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③国共关系由合作联合到分裂
④形成国民政府与维埃共和国对峙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1927年是中国历史演变中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国民革命运动由胜利走向失败: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分裂:中共打响厂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于1931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贫富差距加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对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建立
B.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对抗发达国家
C.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D.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1年下半年,约里奥?居里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约里奥?居里之意是建议中国(?)
A.对美国和苏联要先发制人
B.赶在美苏之前造出核武器
C.拥有核武器才能提高国防能力
D.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说明是强调核武器对于国防安全的意义。AD题干中无从体现;B与史实不符,当时美苏垄断核武器;因此选C
点评:预计在高考中有可能在此出题。复习时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原因,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并联系古代、近现代的科技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历史,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以下认识中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的项目顺序是
①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它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③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记
④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③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①符合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核心,②符合现代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④符合文明史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1929—1937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情况(单位:担)》。导致1937 年农产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B.抗日战争爆发,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西方市场消费能力降低
D.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11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错误的,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措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是中国进口增加的原因。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