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秦朝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今天”判断时间应该为清朝;从“情况却正好相反”判断应该指专制主义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 关于清朝题材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①中清朝已经废除了宰相②内阁是明朝设立的③雍正帝设立军纪大臣,所以均违背历史事实。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清雍正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其表现为
A.废丞相,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
B.设南书房
C.设议政王会议
D.设军机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考点:清代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强化的表现,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皇权的专制程度达到顶峰,其标志意义近几年来高考多有考查,希望学生认真掌握军机处的设立、组成人员、作用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明史专家吴晗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考点: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清朝初年,管辖台湾岛的是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省
C.理藩院
D.福建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在元朝,选项B在1885年,即清朝晚期,选项C是管理少数民族事物的机构,均不正确。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