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三)
2、选择题 面对战乱不断,百姓受苦的现状,诗人发出了“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感慨。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3、选择题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4、综合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于当时欧洲和日本科学文化落后,欧洲人和日本人虽然见到了中国的火器,但却没有立即加以仿制和使用……16世纪以来,欧洲人在火炮上取得的任何一点新的进步,就即被运用到舰船上……欧洲国家重金聘用铸炮师和技术精湛的制炮工匠,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把大批犹太工匠请到国内,……给予优惠待遇,令其铸炮。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到北京谒见乾隆皇帝,在呈送的礼品单中包括8门每分钟可发射7颗炮弹的铜质野战炮。事后清廷将之束之高阁,未加认真研究和仿造。
——马克
5、选择题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雅尔塔体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