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严复与梁启超都是近代中国具有极大影响的宣传家,在维新变法时期,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的《时务报》与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作为同业,他们二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等人仍然坚持君主立宪,走改良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极为恐惧。辛亥革命爆发后,梁启超认为中国需要循序渐进,而袁世凯当初的民国是比较符合梁启超理想的。所以民国初年他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但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扼杀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梁启超于是转向倒袁。而严复在戊戌政变后继续固守自己的立宪主张,甚至在二十世纪初参加了为袁世凯复辟做鼓吹工作的“筹安会”。……在袁世凯帝制复辟发生之前,严复对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曾致信梁启超说:“连日晤谈甚欢,引为平生快事。近年来,国家多故,朝野不宁,然治之之道,确如老弟所言,必先安内固本,尔后方克对外。”经过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等一连串重大变局之后,严复由于政治上的孤立,加“以肺疾缠绵,几于闭门谢客”,使他日益限于保守落伍,其间也自然关涉那些与他有过一定关系的人和事,而对梁启超的议论与评判尤多。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曾写道:“吾国自甲午、戊戌以来,变故为不少矣。而海内所奉为导师,以为趋向标准者,首屈康、梁师弟。顾众人视之,则以为福首,而自仆视之,则以为祸魁。……今夫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与梁启超“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的重要史实。(6分)
(2)依据材料,指出严复对梁启超历史地位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史实:①共同宣传推动维新变法运动;②戊戌政变后都反对革命,赞成立宪保皇;③辛亥革命中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每点2分,6分)
(2)变化:从肯定变为贬低。(3分)
原因:①两人政治立场发生变化,梁启超反对袁世凯称帝,严复支持袁世凯称帝;(3分)②严复日渐封闭,政治思想陷于保守。(3分)
本题解析:(1)从“梁启超……所以民国初年他支持袁世凯”、“严复在戊戌政变后继续固守自己的立宪主张,甚至在二十世纪初参加了为袁世凯复辟做鼓吹工作的筹安会”说明二人对袁世凯的态度立场,结合所学从二人共同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思想转变等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从“在袁世凯帝制复辟发生之前,严复对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和“今夫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的信息可以归结出地位是从肯定变为贬低。;第二小问从二人的政治立场和严复本人思想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和甘地都为推动本民族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比较图1与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认为本国传统无法抵御西方文明?②两国都面临外来侵略?③都反映了两人的爱国精神?④都认为经济手段是救国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图一反映孙中山主张实业救国,图二反映甘地领导手纺车运动抵制英国殖民统治;②③④说法都正确,①不对,因为甘地是借助本国传统生产方式抵御西方文明。
点评:甘地领导手纺车运动反对印度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西化,坚持发展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信仰印度文明,同时也是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与英国殖民政府抗争,拒绝西方先进技术。从经济上的抗衡升华为政治上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甘地和凯末尔在斗争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坚持
A.民族独立
B.反对帝国主义
C.暴力革命
D.维护民族尊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甘地:提出甘地主义;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印度独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进行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方面推动土耳其近代化。因此选C.
点评:比较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主张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所主张的“民权”的区别主要在于
A.是否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是否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是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采取何种形式的民主政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如图题为《饭桶》的漫画是张聿光1911年创作的。对这幅漫画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
A.批判清王朝为还债搜刮民脂民膏
B.反对思想禁锢,提倡民主和科学
C.讽刺野心家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
D.讽喻清王朝腐败无能、愚蠢自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