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2分)
参考答案:差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只局限于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对这些现象和数据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2分)
本题解析: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对天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数据的记录上面,天文学家通过记录数据观察分析这些数据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而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家注重的是记录数据和现象,缺少分析对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用制服”“袖必齐腕,裙必齐胫”。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游泳、跳水、选美比赛以及身着泳装的时装模特儿的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上述变化说明?①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②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③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④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女性服饰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能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变化,所以①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要求,②材料中并未体现,④说法错误,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
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提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C项符合要求。AB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B.日内瓦会议显示了中国在解决地区问题中的重要性
C.中国参加不结盟运动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中国50――70年代的外交活动,关于A、B、D项的表述均无误,而C中中国由于建国初期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盟国,故不可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C项不符合新中国的外交实际。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增多的趋势四个年份段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对应的民族工矿业年均注册数应是0.55个、2.5个 、3个、4.6个。因此C项正确。其他各项均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不符。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