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可见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入仕路线: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入内阁。C项能够从题干信息中直接得出;明代不是古代士人政府的开端,A项错误;题干虽与科举有关,但没有科举制完善的信息,B 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关于大学士地位、权力的信息,排除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二 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名称,据材料二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分)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2分)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2分)特点:方式多样;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4分,三选二)
(2)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2分)
不同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可根据材料一中看出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而材料一中的“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则足以证明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二是监督的范围实在广泛。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主要包括御史大夫和刺史,是一个简单的基本知识的考查。“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同时也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2)第二问的不同之处,可结合中英两国实施监察的目的上看出:中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英国较充分地体现民意,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至于相同点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例如,中英两国的政府都是非常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都注意提高执政的能力,和维护自身的统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称:……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的,它的设置标志着皇权达到了顶峰,故其职权不可能是BD,结合材料中的“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可知其职权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史》考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