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的谈话中曾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故排除A、C、D;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有色人种”“首届洲际大会”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二战”后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召开的。故选B。A项是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有相关五方进行的会议,并非洲际会议;C项26届联合国大会并非首届有色人种的洲际大会;D项上海会议是有相关国家进行的会议,也非洲际会议。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拉国家参会,中国派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参加。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回顾新中国外交走过的风雨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954年中国代表团访印度?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国庆祝加入世贸组织
请回答:
(1)上述三个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图一: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确认并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图二: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图三: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积极参加多边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2)图一: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敌视、封锁。图二:美苏争霸对峙,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中苏关系恶化。图三: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 )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