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在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并逐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选 C。A 项明显错误,B 项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 项与题意无关。
点评: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一五计划的主要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三大改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守仁主张“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这是进一步发挥了儒家
A.“仁”的思想
B.“礼”的学说
C.德政思想
D.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并没有接纳其提议,B中外交和国防不在自治权范围之中,C中说法也不正确,在主权问题上应该是坚持原则,故D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尚未问世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1954年宪法颁布,《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正式结束。D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
A.黄老之学
B.“天人感应”学说
C.儒家思想
D.“工商皆本”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孔子提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汉时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朱熹是宋明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