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完成: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何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局限性?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强调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圣裁,同国王抗辩;材料二则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大权。
(2)主要精神是限制国王的权力。目的是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颁布法律是经国王授权并同意,任何人必须遵守,而材料二更进步,强调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与王权的关系变化。关键是答好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可知革命前王权是至上的,不受议会限制;材料二中的8个规定中都是强调议会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在明确这一重大变化后,后两问结合教材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重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和平统一台湾
D.停止对金门等的炮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A正确,B是在2008年C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D是在1979年。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19世纪80年代清某一机构的结构及大致分工,据此判断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总理衙门
D.外交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可以看出这是主张接触万事万物以获得理的内涵。这体现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主张。故选B。A项是认为君主的统治需要顺从天意,否则会遭到报应;C项认为心即理,心学也是理学;D项认为理不用在万事万物中寻求,而是在内心中寻找。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也是本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四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