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段周恩来的讲话应出自以下哪一场合
[? ]
A.访问印度、缅甸
B.参加万隆会议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出席联大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日本正式建交
B.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与日本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B.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指建国初期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C符合题意。
点评:“新时期的外交建树”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内容。③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其实是中国一贯的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重大突破的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11月20日,中国第十二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部队抵达刚果(金)“中国半岛”营区,替换第十一批维和部队执行维和任务。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反对殖民主义
C.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D.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中国参加维和等活动,这表明的是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材料中没有涉及反对殖民霸权,没有睦邻之间关系的叙述,也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A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